| 详细说明 |
酸化压裂废水主要是指油田压裂、酸化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返排液,组成成份与压裂液、酸化液配方和地层水水质密切相关。油层所在的地层不同导致地层水的水质成份相差较大,因此压裂、酸化施工结束后返排回地面上的返排液,不仅含有压裂液、酸化液中本身添加的多种化学物质,还含有少量石油及地层水和油层中的成份,属于高COD(化学需氧量)、高悬浮物的油田作业废水,如将其直接外排,将严重污染周边生态环境。
<br> 由于压裂、酸化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的有机物,处理后外排通常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企业负担大,处理后回注既可维持地层压力,又可以减少地层水的排放量且处理成本低,在各油田被广泛采用。但回注处理工艺基本采用固定场站式,压裂、酸化废水从几里甚至上百里拉运至固定场站集中存放处理,处理成本高。同时,固定场站处理还存在建设工期长、设备零散、占地面积大、运行维护费用高等问题,并且在技术上还需进一步提高。目前广泛采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氧化处理、混凝处理、微电解法生物法及多种处理方法联用。这些技术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缺陷,如处理设施复工艺繁琐、处理费用昂贵或者由于技术可实现性要求很高,在现场难以实施等问题而不能应用。
<br>亟需开发出一种简单有效、成本低廉,解决现有方法分离不彻底、处理效果不高、运行成本低的问题,实现油田酸化压裂废水中悬浮物和油类的深度脱除的目的的新的油田酸化压裂废水深度净化方法及装置。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