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本体的数学模型是理想模型,在仿真研究中简化了很多实际的干扰项。而实际的飞行控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控制偏差,具体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大包线任务下,由于飞行状态、外界环境改变引起的控制偏差。机载的空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姿态角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属于外接设备,不同厂家生产的具有不同的精度,在不同的气压、温度环境下,精度也会不同。另外,这些传感器普遍存在校准的问题,不同环境下,校准得到的零点也会不同。机载导航设备受到干扰,例如磁罗盘、GPS天线等,也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导致偏差的出现。磁罗盘容易受到外界磁场干扰,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航向零点会漂移,有时甚至能达到几十度。GPS天线容易被云层遮挡,当参与定位的卫星数量减小,位置精度就会降低,导致航迹偏差的出现。在使用传感器采集无人机数据时,需要处理噪声以让采集的数据更加准确,然而在不同的环境下,无人机对噪声的处理程度有强有弱,在不同的环境下去噪效果不同。 |